- 手机:
- 13716341019
- 电话:
- 13716341019
- 邮箱:
- adminIM@youweb.com
- 地址:
-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西红门路12号15幢14号平房
近年来,我国乡村地区掀起了一股在田间地头建冷库的新浪潮。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0-2023年全国建设了7.5万余个产地冷库,这里面既有国家政策的推动,也有市场需求的拉动。我有幸从2020年开始就参与相关政策研究,四年来随中心团队奔赴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云南陕西等省份开展调研工作,所经之处,提到建冷库,无不欢心,无不称赞。走访了大量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看到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各种气象,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我在田间地头感受到了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蓬勃力量。而产地冷库建设,恰好就在这件事上,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
一是促进显著增收。这里面,既有冷藏保鲜带来的品质提升原因,也有错峰销售带来的溢价原因。在河北省青龙县,板栗合作社负责人告诉我们,没有冷库之前,板栗只能存放三五天。三五天后,板栗就会发黏,就卖不上价了,因此也不敢足量收获,大量板栗都落在山林里。建冷库后,板栗最多可以存放十个月,解冻后和新鲜板栗一模一样,大幅提升了平均销售价格。而且能够来多少,存多少,农户上山收获积极性也提高了,收入大幅增长。在湖南省桃江县,当地野生竹笋品质很好,但采摘期只有清明节后的一个月,没有冷库前很难外销,大多本地处理,售价也有限。建冷库后,鲜笋收进来一块五一斤,三斤鲜笋制成一斤干笋,干笋冷藏可储存一年以上,最高可以卖到四十块一斤,仅带动当地农户上山采笋,每年劳动增收上亿元。
二是产业链更加完整。农业农村部长期推动“三品一标”建设行动,其中“标”就是指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是农产品面临最大难题,也是传统产业走向现代产业的第一步。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了冷库以后,既延长了全年的经营时长,又提供了可靠的固定资产支撑,几乎都会带动主体进一步采购清洗分选加工设备。原来在田间地头,收获了存不住,每天都需要担心能不能卖出去,甚至往往都是先有订单了才敢收获,没有心情顾及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问题。现在产品不愁卖了,人就会考虑怎么能卖得更好,追求更大的利润,标准化生产和产地加工体系不断完整,让每一个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都变成了一个产地工厂,这从源头上就全面提升了农业产业链的完整性。
三是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家精神。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核心离不开人。农业经营主体的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才是源头活水,滔滔不绝。返乡创业不是新鲜事,国家提出双创以后,许多年轻人都走回农业农村。但农业经营难,风险大、周期长,不少人激情浇灭之后,就又离开了。建设冷库以后,让许多主体感觉农业大有可为。用他们的话来说,原来光秃秃的,就是几间房,几间办公室,连个固定经营场所都没有,或者只是摆设,主要阵地在田间地头,自己发挥作用有限,现在有了冷库,围着冷库就是车间,感觉办着一个厂,经营管理能干的事多了,干农业也像那么回事了。更稳定的收益、更长的经营时间、更强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能力,都极大地促进了主体的企业家精神。
产地冷库建设不仅是为农产品增添了几个仓库,更是为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完善了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数字化技术应用、品牌电商运营、高标准设施种养、工厂化的农业、创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在这四年调研路上,我看到中国农业正在从最基层、最微观的层面,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悄无声息地积攒着巨大的能量,到某一天,量变就会引起迅猛地质变。也有幸结识了一大批新农人,从他们的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未来,也让我感觉自己学农业、研究农业、从事农业,像那么回事了。
日前,中欧班列首列“新疆—武汉”冷链专列抵达武汉阳逻铁水联运示范基地,新鲜水果和肉类经过分拨转运后,将通过冷链汽车发往广州等地
记者了解到,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超8.8万平方米。其中,冷链仓储库面积6.6万平方米,储存量可达10万吨,将成为马尾区最大的单体冷库
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7年,初步建成衔接产销、覆盖城乡、联通国内的冷链物流网络,充分融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