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13716341019
- 电话:
- 13716341019
- 邮箱:
- adminIM@youweb.com
- 地址:
-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西红门路12号15幢14号平房
2023年中央政治局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
此项举措,既能够促进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又能够增强大城市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同时,“平急两用”作为中央规划、多部委协同的项目,成为稳投资的关键之一,也成为经济发展新赛道和新的增长极。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集隔离、应急医疗和物资保障为一体的重要应急保障设施,“平时”可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急时”可转换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平时使用和应急使用有机结合,从而打造一个既具备日常运营功能、又具备应急响应能力的基础设施系统。在满足平时使用功能前提下,出现紧急情况时,对建筑布局、机电设备、结构构件等主体部分不做较大变动;仅对局部空间、人员流线、设备运行方式、管控措施等方面做适当调整、补充和改造,即可满足应急功能要求。
目前,各地“平急两用”设施的“平”时用途大多与传统公共基础设施相近,如:“平急两用”仓储物流设施,平时服务城市生活物资中转分拨,急时可快速改造为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中转调运站、接驳点或分拨场地的功能设施。
“平急两用”旅游居住设施指依托旅游资源而建造的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居住功能的建筑,平时用作旅游居住用房,急时可转换为隔离用房。
“平急两用”医疗应急设施指在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可迅速转换为临时医疗救治场所,用于防治轻症和无症状患者,在事件结束之后又可及时撤除、平稳恢复原有功能的建筑。
“平急两用”仓储物流设施指具有仓储、分拣、加工、包装、交易等功能,平时服务城市生活物资中转分拨,急时可快速改造为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中转调运站、接驳点或分拨场地的功能设施。
“平急两用”市政基础设施指在平时满足居民公共需求等永久性设计功能前提下,遇到疫情、地震、洪水、火灾等重大灾害时能起到防灾减灾等临时功能的公共设施。
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马坊的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作为保供基地,为首都城市应急物资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平急两用”理念,平谷区进一步优化京平综合物流枢纽的产业规划,强化应急保供功能,发挥“近城而不进城”“外联内通”的区位优势,打造城郊大仓。
“平”时发挥枢纽作用,“急”时将物流仓储设施按需转化为“战时基础保供仓”,依托内外联动的多式联运网络、功能完备的冷链中心、高效的集疏运体系,联动京津冀各节点集货分拨,强化应急物流服务响应,持续保障首都物资稳定供应。未来高标库面积将达560万平方米,IM电竞平台其中冷库70万平方米,可保障北京市民30天基本生活需求。
项目位于杭州市钱塘(新)区,规划总面积453亩(30公顷),预计总投资20亿元,将建成仓储、配送一体化中心。项目“平时”可服务城市的仓储中转,“急时”可快速改造为医药类应急物资仓储中转站。
项目位于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与城北余杭勾庄、城南萧山新农都形成三足鼎立关系,共同承担杭州城市保供功能。不仅是对长三角区域农副产品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更是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该项目通过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农副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高效衔接,有效保障了食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IM电竞平台对于维护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位于金普新区大窑湾保税港区,总投资18.7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依次开展2#、1#、3#冷库建设,对于全市“平急两用”仓储物流设施布局具有重大意义。是大连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重点推进项目,也是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平急两用”基础设施白名单客户(第一批)名单项目。
项目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明照乡,总投资金额10.16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仓库、冷库、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平时”主要服务生鲜食材等城市生活物资中转分拨,解决长株潭地区果蔬、水产、畜禽等物资的供应。“急时”可快速改造为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中转调运站、接驳点或分拨场地。该项目的成功建成,将有效减轻省会中心城市应急物资运输集散压力,有助于推进长株潭城市群融合发展。
城郊大仓基地是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它既作为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平急两用设施,也被理解成为在空间上、运行网络结构上、物流服务组织效率上的一个重要的物流服务创新,物流要素利用效率提升的一个载体。城郊大仓基地不同于现有的物流园区、国家物理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浅析:
首先,定位不同。城郊大仓基地是统筹集成城市生活物资全供应链资源的集散枢纽平台,国家储备体系的有益补充;物流园区是物流集结地;国家物流枢纽是全国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则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设施网上的重要节点。
其次,服务端不同。城郊大仓基地服务城市生活端,向上可衔接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冷链物流基地,向下衔接市场即时配送体系;物流园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均属于远端、需近端集散枢纽和资源支持。
最后,对象不同。城郊大仓基地面向民生,保障城市居民基本消费的保供保畅和稳价;物流园区面向物流业者,国家物流枢纽面向产业链供应链主体,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面向冷链生活物资物流主体和节点。
而就城郊大仓基地与现有城市生活物资市场供应体系的关系而言,二者是一种部分整合与交叉的关系。
总体来说,城郊大仓基地在产生过程当中,不仅具备“平急两用”能力,同时也要发挥重塑国家全新的干、支、仓、配,优化的物流网络的作用,与国家交通枢纽、与现有城市生活物资市场供应体系等物流基础建设相结合,加速国家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的整体建设进程。
高质量推进“平急两用”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战略举措,既可以增强城市应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又能实现城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品质和韧性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一是进行设施功能完善提升。优先选择城市周边现有的高标准仓、第三方公共仓库等存量物流仓储设施,进行设施内外部“三区三通道”(“三区”指外区、内区、缓冲区;“三通道”指外来人员通道、本地人员通道、货物通道)改造,做好应急物资接驳、调配功能性整合,有效提高仓储物流设施“平急转换”和保畅保供能力,构建“平时运营、急时保供”协同运营的仓储物流设施体系。同时,依托存量冷链仓储设施,围绕生活物资和冷链食品市场供应和应急保障需要,做好冷藏仓储设施的盘活和改扩建,优化冷链仓储设施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冷链食品流通供给和应急调拨能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结合“平急两用”仓储物流设施改造提升的功能需求和运营模式,加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注重设施与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和新业态等新质生产力的融合,推进设施装备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网络化应用和发展,提升仓储物流设施自动化、智能化作业水平,推动设施平时运营降本增效,提升急时应急保障能力和效率。
依据仓储物流设施“平急两用”运行模式,搭建“平急两用”数据服务平台,为“平时运营”“急时应急”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挖掘,实现对应急物资筹措、储备、分拨、调运和供应等的数据集成,实时监测和分析运行数据,提供实时货物跟踪,优化应急物资资源和运力配置,提升仓储物流设施应急保障效能。
链库“平急两用”信息化平台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将仓储平时使用和应急使用有机结合,旨在统筹发展与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转换功能,满足应急需求。
平谷作为首都大京郊重要组成部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解决“吃、住、行、医和集中承载”问题,积极推进具有时代特色、首都特征、平谷特点的“平急两用”探索实践,着力打造五个应用场景。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厂、藏粮于库、藏粮于链”的“五藏战略”,加强“平急两用”物资保障基础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未来将有能力保障全市三分之一的农副产品供给。
通过盘活利用闲置资源,改造新建相结合,形成“酒店+新型乡村社区+休闲综合体”多功能多用途居住设施储备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储备应急房间23278间,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选取功能全、环境好、配套齐的旅居设施,确定第一批次可即时启用应急房源1万间。
目前承平高速已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完工,正在打造成为具备高速服务、休闲旅游、交通集散、应急保障等四大功能的“平急两用”承平高速金海湖服务区。
加快推动国家医疗应急演训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医药应急基地等国家重点应急项目落地。构建应急医疗体系,打造区医院、中医院、金海湖疗养体检中心三个龙头项目。在酒店、新型乡村社区和乡村休闲综合体配套建设应急医疗点,截至目前,已完成50个应急医疗点建设。
引入中信集团、中旅集团、京能集团、万达集团等头部企业,对现有酒店和闲置酒店资源、沉睡乡村、营地等设施全面升级改造。与中央电视台深化合作,打造水上体育休闲集聚区,加快推进金海湖“平急两用”商文旅体综合项目,将金海湖打造为地域特色突出、功能完善、景观优美、具有强大承载力的发展安全服务保障地。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才能带来持续的安全。当前,我国进入重大公共风险事件易发高发期。在外部,国际大环境与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正在上升,气候变化也造成多方面的难测风险。在内部,超大特大城市的巨型复杂系统客观上带来应对诸多难以预测风险的脆弱性。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有效统筹,才能保障发展的主动性。“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扎牢城市安全防线,补齐公共安全短板,提升多灾种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健全应急体系,增强应急能力。
“平急两用”理念的引入增加了社会有效需求,发现新的投资缺口,与韧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稳经济会产生直接效益。让人民群众更安心生活,才能充分释放消费需求潜力。
“平急两用”建设要求规划统筹前置、建筑科学设计,避免二次改造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要求建管用一体化,以资源配置效率为指导,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平急两用”建设有大量改造和存量盘活部分,优先考虑城市低效和闲置资源的再开发利用,与城市更新、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结合,促进社区振兴和城市活力释放。
不少“平急两用”建设布点在农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有助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平急两用”建设还要考虑跨市跨区域的应急资源统筹,推进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安全和发展的协同统筹。
该指引旨在为满足城镇能够快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提前储备能够快速响应及转换为临时医疗救治设施的建筑及相关建材,指导新建或改造过程中做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竣工时预留到位。
该指导意见从规划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6个维度16个方面提出健康隔离设施69项细化标准。当突发紧急情况时,仅需要对人员流线、设备运行方式、管控措施等方面再做调整或补充,最快8小时即可实现平急转换,具备隔离酒店功能,实现旅游住宿向临时隔离功能转变。
该导则旨在提高城市应对超标准降雨的能力,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树立平急两用、平急转换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汛安全韧性。适用于上海市结合公共设施改建或同步建设的平急两用雨水调蓄设施。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牵头、推动项目建设,立项阶段审核通过后(一般是省级审核备案)纳入项目清单。社会资本想要参与“平急两用”项目,有两种途径:
第一,部分省市陆续推出“平急两用”项目清单,社会资本可以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参与;
第二,存量或新建项目,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请纳入“平急两用”项目清单。目前,一些地方在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相关技术指引文件或设计、建设标准。